
(左起)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、立法委員葛如鈞、啟思民本基金會董事長江啟臣副院長、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暨基金會執行長黃奎博教授、科克蘭資本公司董事長暨基金會顧問楊應超
財團法人啟思民本基金會2月24日上午召開國際現勢民調記者會,主題涵蓋當前臺美貿易情勢及晶片供應鏈問題,由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黃奎博主持,出席者包括啟思民本基金會董事長江啟臣、立法委員葛如鈞、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、科克蘭資本公司董事長暨啟思民本基金會顧問楊應超,分別就此次網路民調結果進行分析並提出政策建議。
黃奎博在主持時簡要說明民調結果:高達85.6%民眾認為臺灣將會面臨川普的關稅壓力;約6成民眾認為台美若貿易談判則美國占優勢;若要因應對美貿易順差大幅增加,近6成民眾認為可加強對美軍購、逾4成認為可採買石化及核能;8成4的民眾認為台積電或半導體相關產業是臺灣經濟的「護國神山」,而如果中共武力攻臺,6成多的民眾認為因「矽盾」之故,西方國家會挺身而出協助臺灣;近9成民眾不認同川普說臺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生意,也有近8成5的民眾反對將晶片的最先進製程技術轉移至美國;對於未來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變好或變壞,有4成看壞、覺得會差不多的有3成7,兩者可謂旗鼓相當,而只有13.4%認為會變好。
江啟臣在回應民調數字時指出,結果顯示國人對「川普2.0」政策的不安、對未來充滿不確定的擔憂,以及對民進黨政府必須要確保國家優勢的期望與提醒。他過去曾多次指出,「川普2.0」意味著「關稅是武器、交易是目的、對話會繼續」,將開啟大談判時代;最近的許多政經談判在川普尚未就任前就已開啟,川普上任後各國更是紛紛與美國展開協商,大談判的目的就是大交易,他問到臺灣是否準備好了?從民調可以看出,高達85.6%的民眾已經感受到美國關稅談判的壓力。
江啟臣特別指出,美國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,臺灣是美國貿易逆差來源排名的第6,去年金額高達739億美元,已超越日、韓,且可能將持續成長。至於分居美國外貿逆差前5名的中國大陸、墨西哥、越南、愛爾蘭與德國,中國大陸和墨西哥已被加徵關稅,歐盟整體也在因應川普可能的關稅戰,看來臺灣恐怕難逃被川普加徵關稅的命運。他還強調,我國是嚴重出口依賴的國家,一旦落入對美的「雙邊談判」,容易形成「單邊要價」的狀況。他舉日本為例,1985年時美日簽訂使日圓升值的「廣場協議」,之後又有課徵日本半導體100%懲罰性關稅的美日半導體協定,所以未來會否有所謂的「海湖莊園協議」(註:海湖莊園為川普在佛羅里達州的住所),臺灣應引以為戒,不得不慎。
對於未來若加大對美採購,民調顯示武器與能源是前二名的選項,江啟臣認為,此為國內需求,而且是可以快速解決貿易逆差的方式,臺灣很快就必須面對。黃奎博稍後表示,對美軍購的額度通常似不計入雙邊貿易量之中,民進黨政府是否能就此對美據理力爭?他也指出,民眾認為要優先採購軍武與能源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民眾認為現今兩岸關係惡化,而且我方自衛及國防自主的能力都不足,所以只能依賴美國軍售。他特別提醒民進黨政府在軍購策略上要秉持三個合理:「合理的範圍(清單)、合理的價格、合理的交貨日期」才能讓國家利益極大化。另外,他分析道,我國在能源穩定供給堪虞的情況下,又要強調綠能,現在能源調配失當,因此民眾認為可提高對美能源採購,其實是反映出民眾的憂心。
至於台積電,江啟臣認為,雖然國人普遍親美,但當關乎到中華民國核心利益時,仍應以「臺灣優先」來應對「美國優先」。將來對美談判,政府必須顧慮民意,同時建議要保有台積電,但臺灣不能只有台積電,要兼顧其它優勢產業,政府必須謹慎重新分配資源,協助提高其他產業的競爭力與重要性,以降低外在衝擊。至於未來臺美陸三邊關係,有兩大變數,一是華盛頓與北京的談判情形,另一個就是我國的對美軍事採購。江啟臣表示,全球大談判時代來臨,正在顛覆過去幾十年來的國際秩序,川普正在重新建立他偏好的國際政經秩序,政府要早日集思廣益,擬定策略與目標。
葛如鈞認為,政府必須對外說明清楚,半導體並不是臺灣偷走,而是由臺灣承擔它的風險與挑戰。現在臺灣的半導體產業佔全世界舉足輕重的地位,美國意圖取得半導體先進製程,但絕大多數受訪民眾認為要「根留臺灣」,這將考驗政府的智慧。
葛如鈞也提到,川普不斷論及對臺軍售和臺灣的半導體產業,代表大談判時代來臨,需要的是政府對美整體談判,而不是單一喊價,所以政府必須仔細盤整,找出自身優勢,進行整體談判。他上個月在華府時曾聽到有執政黨人士對詢問美方智庫,將我國國防經費從目前的近GDP2.5%提高到4%是否可行,他認為不可思議,因為那比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的數字還高,顯然執政黨內部沒有對於如何應對美國的談判壓力做好整合。

曾久居美國的楊應超則從科技、談判與美國文化來解讀這次的民調結果。他指出,這次民調展現一致的共識就是,台積電必須留在臺灣。他說光從商業利益來看,就知道赴美設廠將導致成本大增,而要台積電去協助對手英特爾更是匪夷所思,台積電技術若轉移,將可能使臺灣失去保護,這需要熟稔對美交涉、談判的人士,而且不宜過於軟弱。另外,楊應超認為,有可能因為臺灣人的良善而導致美國政府對我國關鍵領域相關方的「軟土深掘」,民進黨政府應出面協助這些臺灣廠商談判,同時,與美國政府談判要講道理、創造雙贏,若一昧接受,恐怕會被得寸進尺。
李大中分析認為,超過85%的民眾對川普用關稅戰瞄準臺灣表示擔憂,這主要是因為臺灣民眾知道臺美之間實力的明顯對比、以及臺灣長期對美的高度依賴,還有美國對臺既深且廣的影響力,所以對臺加徵關稅只是遲早的事情。李大中指出,臺灣要了解川普的核心價值就是「親兄弟、明算帳」,沒有人可以占美國便宜,只有處理的先後順序,不會掛一漏萬。他提醒政府必須充分理解川普美國優先的直白、對國家利益的判斷、對全球影響力的侷限性,做好知彼知己,以利未來的雙邊談判。